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将农村经济发展转变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上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新动能。
2016年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按照党中央部署,2017年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打造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
2017年以来,支持创建15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带动各地构建了四级建设体系,创建了3000多个省市县产业园,基本形成上下协同、梯次推进的建设格局。
2017年10月,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到2020年底,总计认定4批次308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有力促进各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到2020年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3274个,其中亿元村136个,十亿元镇91个。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于2020年启动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2020年,3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部分已超500亿元,形成了一批区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带。
按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的要求,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于2018年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2018年以来,创响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产品品牌,壮大了一批联农带农经营主体,形成了资源集聚的有效模式,镇域内农民收入年增长率普遍超过项目区外10%以上。
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同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产品加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到2020年底,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4:1。
加快推进国家级产地专业市场、区域性市场和田头市场为主体的三级市场体系建设。截至2020年底,省部共建21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认定745家定点市场,带动各地建设了一批田头市场。
我国4000余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2020年,启动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脱贫地区,重点围绕蔬菜、水果等种植类鲜活农产品,全面推进冷藏保鲜设施建设。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16年农业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对开展休闲农业作出部署。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夯实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必须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新潜力,释放农民增收新动能”。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返乡农民工滞留乡村,农村就业形势一度十分严峻。3月26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2020年,1900多万返乡留乡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其中120多万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2017年举办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生动展示农业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成就,推介各地探索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形成农村创业创新的新浪潮。
2018年6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强农的意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品牌体系,推动提升中国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大力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