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博览>>农业文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地的遗产保护现状与思考
张 苏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 100026)
张 苏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 100026)
-
[摘要]:二十四节气在春秋秦汉时期形成于我国中原地区,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先后传入周边国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请。本文重点介绍,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项目申报的主持单位,于2015年8月组织专家前往河南省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情况,旨在为遴选我国二十四节气的代表性遗产地和重要传承项目以及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法规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调研报告
早在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通过观测日月运行的规律,逐渐形成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奠定了发明历法的天文知识基础。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清楚地划分出了一年的四季,每季两个节气。公元前104年,由天文学家邓平等人制定的《太初历》,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国家历法之中,并明确测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太阳黄道位置。汉初刘安《淮南子•天文训》所著录的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与后世沿用至今的名称完全一样。也就是说,到汉代初期,已经形成以二十四节气为基础的传统农历(或称夏历)。它是一种“阴阳合历”,分别根据在地球的某个时空点上观测到的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来制订。其月份的划分是以月亮的朔望周期为基准确定的,而“岁”(即一年)则是以太阳的回归年为基准来确定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个回归年长度(约为365.24天),平均分为24个等分来划分的。
2015年8月5日至8日,申遗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专家前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河南省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组在河南省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通过实地参观、专题座谈、民俗寻访、资料蒐集等多种方式,加深了对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传播的认识,获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兹将调研报告列陈于下。
一
河南是我国二十四节气起源地,登封是夏朝大禹的故乡。因此,河南省在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领域,自然地占有引领潮流、树立模范的地位,在申遗、传承、保护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里既是二十四节气历史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二十四节气发掘研究的重镇,更是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保护,联合国非遗专家到我国作项目考察,离开河南省、离开登封市、离开告成镇,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因此,河南省的二十四节气项目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天中地心”的阳城治所
根据古史传说,我国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都是建立在嵩山周围、河洛之间。从远古时代起,就将嵩山一带称为“中原”。它是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掌握了先进的天文观测的方法和技术。这个区位优势使它成为全人类率先建立天文历法的文明古国。
河南登封的二十四节气遗产和遗址最为重要,因为它历史记载清楚,现存历史遗址多。二十四节气的源流演变比较清晰。登封的周公测景台和元朝观星台,早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又加入了国家文化部的二十四节气世界非遗项目的联合申报名单之中。因此,对于登封的二十四节气文化遗迹,要给予更多的重视,更多的支持,更多的投入。
距登封市区东南12公里的告成镇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都城,至今还有元朝观星台和周公测景台等一批重要历史遗迹和遗址。观星台是我国元代保留下来的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学建筑之一,不仅在世界天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在二十四节气文化研究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在周公祠竖立有一座纪念性的石表,俗称无影台,相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立八尺表测日影”(土圭)的遗存,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测景台最早建于东周,现存为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太史监南宫说仿周公土圭形制所建,正面刻行书“周公测景台”5个大字,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历史上各时代的天文学家、历法家都曾在这里作过研究,制定国家历法。
从夏商周时代的历史地图看,我国古代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其南面是北纬30度的武汉—九江一线,北面是北纬40度的北京—大同一线。古人为什么不选择“中点”的北纬35º呢?因为北纬35º是黄河河床临近的温县,紧靠大河滩,既不适合建立都城,也不适合建筑观星台进行天文观量。于是就向南退回一些,这一退正好是北纬34度线上的告成镇。也就是说,处于黄河中游的河南登封这个地方,北纬34度穿境而过。中国古代堪舆学把这条东西走向的纬线称为天脐线。而洛河汇入黄河那个地方叫洛瑞,连接洛汭与阳城的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天轴线,阳城治所就在今天的登封市告成镇。天脐线与天轴线的交叉点就在登封,因此登封享有“天中地心”之美誉。这里成了堪舆风水理论中的绝佳宝地。堪舆学中的“堪”指天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指天体运行的规律;“舆”指地道,即大地气候变化的规律。在这样的风水宝地建立帝都,自然可以“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进而号令天下,招徕万方。由此看来,在堪舆学的风水理论中,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中原,正是势所必然,气所必然。
(二)郭守敬建筑的阳城观星台
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在大都(今北京)建立政权、实施全国的政治统治之后,就选派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和王恂主持历法改革,以昭示天下,劝课农耕。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郭守敬在周公测影台的基础上,对测验仪器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并在全国建立了27个观测站,最北的到达北海(在今贝加尔湖以北的俄罗斯境内),最南的在南海,最东的在高丽,最西的在滇东,而阳城观星台是全国的中心观测站(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守敬在天文观测设施和观测仪表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些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在我们的二十四节气非遗申报材料和将来的答辩材料中,也要加以陈述和解释,因为这是全人类共同的科学遗产。例如郭守敬第一次发明针孔成像的观测仪,这在当时绝对是高科技的重大发明。郭守敬恪守“昼测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职责,通过非常精确的昼夜观测,计算出了太阳运行一个回归年的时间长度为365.2425天,换算成今天通用的计时数值为365天5时49分12秒,这与当代精密天文测量值365天5时48分46秒相比,相差仅26秒。郭守敬利用他亲自观测到的天文数据,并参考全国其他20多个观测点的数据,制订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授时历》。欧洲出现与此精度相近的历法,是在此后300多年的1582年,由意大利天文学家里利乌斯制订、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的《格里高利历》。郭守敬取得的科技成就,既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的先进发达,也说明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建立在严密的天文学成果的基础之上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这些历史文化成就,都要在我们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中得到充分宣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二十四节气在中原形成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许多符合现代科技经济理论的独特要素。登封市市志办主任、登封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吕宏军指出,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原的原因有四点:一是四季分明。在我国,中原地区的春夏秋冬四季最为分明,如果四季不分明,就无法制定出二十四节气;二是天中地心。在夏商周时期的国家版图上,中原地区正好处于“天地之中”,所以我们国家自称“中国”。依据“地中”的气候物候特点来制定历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