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魁立,汉族,1934年9月4日生,民间文艺理论家。河北静海(今属天津)人。原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民俗学及民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欧洲民俗学的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有相当的研究。
联系电话:66160128,liukuili1934@yahoo.com.cn
杨庭硕(1947-),男,贵州贵阳人,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相际经营原理》,《人群代码的历时过程》、《三都水族人家》、《百苗图草本汇编》、《人类的根基》、《民族、文化与生境》、《西南与中原》等。在农业、民间本土知识研究方面颇有造诣。
联系方式: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其他资料不详。
史军超,1946年生,哈尼族。主要从事哈尼族文化研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调研哈尼及诸多民族文化20余年。现任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院学术带头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专家核心小组成员、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专家组组长、国际哈尼\阿卡文化研究[SHAC]核心小组领导人。在哈尼梯田研究方面堪属大家
联系方式: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15288107064,junchaoshi@sina.com
萧放,1960年生,湖北黄冈英山人,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民俗学、文化史、岁时节日民俗等。先后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代表著作:《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初版,2004再版,2006年由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出版韩文版)。协助钟敬文主编完成六卷本《中国民俗史》,并撰写其中的明清卷。
联系方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xiaof@vip.sina.com
黄涛,民俗学博士,教授。现任教于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为民俗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20余年。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理事。主要研究传统节日、民间语言、文化遗产保护。专著《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获中国文联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联系方式:,13581696780,地址:温州大学人文学院,ht8866@sina.com
孙庆忠,2001年获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人类学、民俗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乡土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庙会、香会与村落记忆:都市村民的生活经验》等研究论文数十篇。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邮政编码100193)电话:62733118(办); 电子邮件:QZ_Su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