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旭日东升——仰韶文化

打印
字号:

      仰韶文化距今约6800年至5000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于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仰韶文化可分为先后相承的四个类型: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

      半坡类型

     半坡类型距今约6800年至5600年,因1953年首先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发现而得名,分布地域东到潼关,北至洛川,南达汉中,以关中地区为中心。彩陶以红底黑花为主,多用直线勾勒而少见曲弧线。常见纹饰包括:人面鱼纹、鱼纹、宽带纹、网纹等。典型器形有尖底瓶、彩陶盆等。

素面刻划纹双耳带托尖底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长26厘米,宽22厘米,高48厘米

      庙底沟类型

      庙底沟类型距今约6000年至5300年,因1956年首先在河南省陕县庙底沟发现而得名。仰韶文化发展至此已达鼎盛,故其影响范围最广,几乎遍及整个黄河流域:东至豫东,西达甘肃东部,南抵湖北北部,北及内蒙古长城一带,以豫西、晋南为中心区域。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多用黑彩,红彩很少。常见纹饰有鸟纹、宽带纹、太阳纹等,均绘于外壁而无内彩。典型器形有曲腹盆、曲腹钵、双唇口尖底瓶等。

变形鸟纹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长20厘米,宽20厘米,高31.5厘米

      如日中天——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因1923年首次在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发现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和湟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的陶器根据器形与纹饰的演变可先后分为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

舞蹈纹盆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长28厘米,宽28厘米,高18厘米

      舞蹈纹盆是中国彩陶艺术的典范之作,目前已知仅藏于国家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及个别私人藏家手中,存量屈指可数,极为珍贵。

      该舞蹈纹盆用细泥黄陶制成,大口微敛,高足曲腹,内外满彩,双侧带鋬。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内壁饰两组舞蹈图,一组为为7人,另一组为8人。舞者手拉手,步调一致,似踩着节拍在翩翩起舞。

舞蹈纹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先民们在重大活动时群舞的热烈场面。关于舞蹈纹的说法较多:有学者认为是狩猎归来的庆功舞,也有学者认为是祈求部落繁衍和作物丰收的图腾舞。

      1.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距今约5000年至4700年,彩陶器型丰富多样,以盆、钵、壶、瓶为主。图案以黑色彩绘为基本色调,有时与白彩共用,形成浓墨重彩的突出风格。装饰手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体彩绘的陶器较之前增多,内彩发达。彩陶纹饰盛行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和平行线纹等。

凸弧纹双耳带鋬壶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长27厘米,宽24厘米,高22厘米

      2.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距今约4700年至4300年,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是马家窑类型的延续与发展。彩陶纹饰更趋于繁丽精致,色彩愈加绚烂多彩,常以黑色锯齿带和红色条带镶嵌构成各种连续的图案。代表性纹饰有锯齿纹、涡纹、菱形纹、葫芦纹、网纹等。这一时期彩陶数量大量增加,出现大型储藏器如罐、瓮等,反映了黄河上游流域制陶业的日渐发达。

平行锯齿纹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

长40厘米,宽38厘米,高31厘米

      3.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距今约4300年至4000年,因1923年最先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发现而得名,是半山类型的继续与发展,在陶器的绝对数量上达到了中国史前彩陶的巅峰。彩陶器形变化很大,腹部越来越圆,器表除涂彩、磨光以外,还有堆塑、镂空等多种装饰工艺。此时盛行红色陶衣,以黑彩为主。典型纹饰包括神蛙纹、四大圈纹、折线纹、回纹、网纹等。

      (1)四大圈纹

四大圈十字纹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长34厘米,宽30厘米,高33厘米

     (2)回纹


菱形回纹红衣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长28厘米,宽25厘米,高26厘米

      (3)折线纹


折线纹高低耳壶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长22厘米,宽20厘米,高21厘米


      (4)菱形纹


菱形纹双耳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长34厘米,宽30厘米,高33厘米

      (5)其他纹饰


平行纹双肩耳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长11厘米,宽9厘米,高9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