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王宝英
精耕细作是指以土地的集约利用为基础,以“三才”理论为指导,内涵丰富的一个农业科学技术体系。这一体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为总目标,采用一系列适应和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业生物生产力的技术措施。精耕细作是我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夏、商、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是其主要标志。为了防洪排涝建立起农田沟洫体系,与此相联系,垄作、条播、中耕技术出现并获得发展,选种、治虫、灌溉等技术亦已萌芽,休闲制逐步取代了撂荒制。这个阶段耒耜、耦耕和井田制三位一体,成为我国上古农业文明的重要特点。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我国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步入铁器时代,铁农具的普及和牛耕的推广引起生产力的飞跃,犂、耙、耱、耧车、石磨、翻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由于黄河流域春天多风少雨,抗旱保墒(shāng)成为农业的关键。为了保证冬天小麦播种和翌年春天生长,必须在秋季雨后,深耕土地,等土地晒干以后,马上用耙将土块破碎,最后用耱将土块耱细。这样就在土地表面形成了松软的土层,切断了土层中原有的毛细管,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另外,北方旱地耕地后,较大的土块经常附着杂草和害虫,用耙将土块破碎,能达到除草除虫的效果。人们称这种耕作技术为“耕、耙、耱”,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核心。
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这一时期,南方农业生产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南方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太湖流域的塘埔圩田则形成体系,梯田、架田、涂田等新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步发展起来。水田耕作农具、灌溉农具等均有很大发展。特别表现在更适合在小块水田耕作的曲辕犁的发明,以及适用于平整田面的水田特有农具“耖”的普及。
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耕地吃紧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了解决民食问题,人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开辟新的耕地,另一方面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农用地,多熟制种植、间作套种、轮作等耕作制度开始广泛应用。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先民们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创造了农、桑、鱼、畜精密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创造的桑基鱼塘系统,达到了精耕细作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