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开馆仪式在我馆隆重举行,我馆党委书记隋斌同志在开馆仪式上致辞。隋斌书记的致辞,阐述了举办本次展览的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展览内容和主要特点,得到出席开馆仪式领导和嘉宾的好评。出席开馆仪式的部分兄弟博物馆领导希望提供隋斌书记的致辞稿,为今后筹办展览提供借鉴。现将隋斌书记的致辞全文发布。
在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上的致辞
全国农业展览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 党委书记
隋 斌
2019年6月6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芒种”节气,明天是端午节。在这个传统文化十分浓厚的氛围中,我们相聚在一起,举行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开馆仪式。我谨代表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向莅临指导的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给予本次展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是桑蚕丝绸的发源地,种桑、养蚕、制丝、织绸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农耕智慧,孕育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桑蚕丝绸文化,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举办“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旨在追溯中国桑蚕丝绸的悠久历史,展示桑蚕丝绸的发展成就,回望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挖掘桑蚕丝绸文化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保护传承提升中华农耕文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本次展览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综述,以及桑、蚕、丝、绸、路共计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概要介绍桑蚕丝绸的起源、发展过程、功能作用、文化传承,以及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情况。
第二部分“桑为圣树”,主要展示植桑的历史变迁、技术演进,以及桑的价值利用和文化内涵。
第三部分“蚕为丝母”,主要揭示桑蚕奥秘,再现养蚕历史,展示蚕业副产品,反映蚕事习俗。
第四部分“丝缕流光”,主要介绍缫丝的历史、技艺以及机具,蚕丝的广泛用途和丝品修复技艺。
第五部分“织绣华章”,主要展示丝织技术、机具发展变迁,精湛的刺绣技艺和多彩的锦绣纹样。
第六部分“丝路无疆”,主要从丝绸之路的开创发展以及贸易往来、技术文化交流等多个维度,讲述丝路故事,反映“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本次展览,我们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是力图做到主题鲜明、主线清晰。展览以“一棵圣树、一只天虫、一缕丝线、一方锦绣、一带一路”为脉络,展示中国灿烂辉煌的桑蚕丝绸文化,讲述丝绸之路的千古传奇故事,体现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
二是力争系统全面展示桑蚕丝绸产业和文化内涵。展览从新石器桑蚕起源,到种桑养蚕,再到现代桑蚕生产技术、品种改良,丝织技艺的改进;从上古传说,到民俗文化传承,再到现代桑蚕丝绸文化的弘扬提升;从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到技术文化的交流传播,再到新时代“一带一路”丝路精神、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构想。努力向观众呈现桑蚕丝绸产业发展轨迹和文化魅力。
三是着力体现时代特征。展览不仅展示桑蚕丝绸产业发展和历史文化,还反映了当代桑蚕丝绸业发展成就,呈现桑蚕丝绸产业在脱贫攻坚、农民增收、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展示古丝绸之路的灿烂文明,还彰显了丝路精神的全新时代内涵。
四是注重展品的典型性和广泛性。本次展出的文物展品涵盖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以及近现代各个时期,共计400多件。既有反映丝绸之路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见证物,也有反映当代桑蚕丝绸产业发展成就的产品和实物;既有纱、绢、罗、绮(qi)、绫、锦、缎等丝绸织物,也有形式多样的纺织机具;既有反映种桑养蚕、丝路文化的汉代画像砖、耕织图等文物,也有活体桑树、家蚕。
五是推动展、演、教结合。为更好诠释桑蚕丝绸文化,在精心筹办展览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安排了丰富的展演和科普活动。一是桑蚕礼仪、丝绸服饰展演,在今天的开馆仪式后进行;二是安排有传统缫丝技艺、文彩绣传统技艺、手工丝绵制作技艺等展演;三是安排有现场养蚕、桑蚕丝绸知识导学,以及蚕种认养等科普活动;四是展览期间举办多场学术报告和科普讲座。
本次展览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丝绸博物馆共同主办。协办单位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北京市蚕种场。筹展工作从2018年年底启动,主协办单位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发挥优势,积极做好展览策划、脚本编撰、展品征调、方案设计、施工搭建、陈列布展、展演准备等各项筹办工作,同时,还得到各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中国农业博物馆
2019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