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展览业将上新台阶

打印
字号:
2002.12.30

  世博会申办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特别是上海人,似乎世博会带来的就是机遇、就是无限商机、就是35亿的直接投入和7000万的游客。其实就笔者看来,世博会是机遇,更是艰巨的挑战。就上海的展览业现状而言,我们现在距世博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艰巨的路要走。这一差距表现在:
  博览会场馆设施差异
  国际上举办世博会的城市,也都是会展业发达的城市。从展馆面积来说,例如汉诺威博览展览场馆达47万平方米,室外展场21万平方米,还有5万个位置的停车场;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的展馆面积达到65万平米;日本政府投资19亿美元在东京建设了一座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成为东京城市的象征。
  相比之下,上海展览馆总面积在15万平米左右,没有展场面积超过10万平米的大型展馆,与国际知名展览中心相比,上海场馆举办特大型展览难度较大。因此世博会场馆建设,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头等大事。
  配套设施和服务差距
  国外展览场馆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汉诺威博览会期间,火车可以直通会场,从机场到会场有直升机提供交通服务,只需8分钟。从市中心到博览会场可乘地铁,只需5分钟,开车的观众通过电子导向系统直接开往有5万个位置的停车场。博览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整个服务体系成为一座“城中城”。法兰克福博览会有10个展馆,室内29万平方米,室外面积7.6万平方米,展馆之间有免费的穿梭巴士,以车代步。进入场馆内,上下楼层都有自动扶梯,楼层内有滚梯,传送观众,客商和观众既省力又省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展馆不仅面积大,交通也十分方便,火车、地铁、公路等交通工具可以直达展馆;同时展馆的综合服务、配套设施齐全,使展馆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城中城。
  而目前上海的展馆功能单一、位置分散、可供展览面积较小、交通、酒店、通讯、咨询、旅游、娱乐、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不全。例如交通问题,在2010年世博会的183天中,一共要接待7000万人,每天平均40万人,最多的一天估计会达到80-100万人,能否保证这么多人在一天中进得去和出得来,这就是考验,也是我们现实的差距。另外我们服务的问题更多,如:邮电通讯方面,IC卡电话机和国内外长途电话拨打处太少且不醒目;银行外币兑换不方便;场馆内未设置物品寄存处;展会提供的停车位少且不方便;咖啡厅餐厅数量种类偏少等;场馆内外部的部分地块清洁卫生做得不及时、不到位,场地整体的绿化工作欠缺等等。
  展览业专业人才差距
  博览会策划、经营管理等是一个严重依赖人才和创意的工作,国外都有专门的人才和机构。博览会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无法经营运作好。
  总的来说,上海展览业人员素质还不高,首先是博览会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大部分是外行或半路出家。博览会专业运作人员也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不足,与国际比较差距较大,不仅观念落后,而且手段也落后。
  举办经验的差异
  展会的大型化已成为国际展览业的发展趋势,例如,德国汉诺威博览会年营业额近1亿欧元,每年举办展览50个,参展商24800家,国内16800家,国外8000家,观众人数250万人次,国外观众26万人次,观众质量层次很高,大多数为专业观众、贸易人员。东京国际展览中心每年举办110个活动,观众1100万人次。
  而上海尽管已经成功承办了APEC、财富论坛等重要会议,40多个在海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性和国际性展会在上海定期举办,但国际展览会的展览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以上的只有6个,占全年展会的2.3%。因此,与国外展览发达国家比较,上海举办的国际展,不论是面积规模和参展商人数都存在不小差距,也使得我们缺乏举办国际大规模展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