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Menu

“会展经济”也需细分市场

打印
字号:
2002.10.31


  新华网重庆11月22日电(新华社记者 张国圣)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息:“会展经济”必须适应参展厂商市场和客户群划分越来越细的趋势。

  本届重庆高交会吸引了海内外50多个参展团,共设置标准展位900个,展示了6000多项科技成果,其规模也比上届扩大了一倍。记者连续几天在会场采访,发现多数展台前的人流都较上届有所增加。从组委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来看,实际成交额也相应有所增加。

  组委会一位负责人分析说,本届重庆高交会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特点比前两届更为突出。一是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新增为主办单位,提升了高交会的科技含量;二是突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主题。西部所有省市区都组织代表团或观摩团来渝参展,并计划联手构筑西部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把高交会办成展示西部地区高新技术的重要窗口;三是组织了“中国西部制造业信息及电子商务展”、“计算机、通信及网络展”和“环保技术及设备展”三个专业展。国防科工委、军队院校、总装备部等分别组团参展,带来了一大批高技术含量的军民两用项目。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国防科工委此次由所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13家参展单位共同组成的“国防科技工业展团”,共展出了2300多项技术。这样的集中组团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地方企业和其他部队院所前来洽谈,展团内部各参展单位间也频频交流,规模效应十分明显。

  但也有一些展台显得颇为寂寞。交易会开幕的当天下午,清华紫光集团展台前已经十分冷清。成都清华紫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信息系统事业部经理廖继荣坐在展台内,无所事事。与他一起的同事则埋头玩着游戏。展台内也只是挂了几幅非常简单的说明文字和图片。廖继荣说,公司原本不想参加此次交易会,接到组委会邀请后,决定先来两人看看,要是效果不错,就马上增加人手,要是相反,就不再浪费时间。“重庆高交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确实不错。但对于我们来说,同行来得还是太少,所以意义不大。”廖继荣说。他透露,清华紫光最感兴趣的是行业性会展,除了参加此类会展,每年还要自己组织多次与客户间的交流,“在那种场合,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信息”。

  一个研究所在展场正中布置了一个展台,显然事先准备要争取“好收成”。但开幕当天,记者便发现展台已“人去台空”,桌子上只有一沓项目资料,还有12家票务公司留下的订票电话。

  在交易会现场,像这样问津者寥寥的展台还为数不少。一位参展人士分析说,现在分工越来越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不可能再像过去一样把什么活儿都揽下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首先通过为特定的客户群提供最好的服务,使自己成为产业链某一环节上的“最佳”。这种定位,势必促使其倾全力关注业内动态。综合类交易会虽然整体规模很大,但具体到某一行业却都门类不全,对上述企业的吸引力自然就不如行业性会展强。这位人士认为,综合类交易会必须努力同时做到既有包括多个行业的“大而全”,又有每个行业内的“小而全”,才能增强自己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