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是以“香榧树-梯田-林下作物”复合高效为特色的农业生态系统,已有2000多年历史。遗产地位于会稽山腹地,集中分布在诸暨市、嵊州市、绍兴县交界地带。现有香榧基地30万亩,是我国香榧的主产区。2013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诗画榧园
会稽山古香榧群,起源于唐代以前,扩大栽培于宋代,在元、明、清三代种植规模得到发展。现在核心区有结实香榧大树10多万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香榧树有4500多株,百年以上的有7万多余株。
千年榧树王
古香榧群所在地区山地占95%,森林覆盖率高达90%,乔、灌、草有机结合,构成良好的森林植被,林业生态系统保持完整,保持了水土,调节了气候。
复合系统
嫁接是改良香榧品质、提高产量的一种重要栽培技术。现存古香榧树基部多有显著的“牛腿”状人工嫁接疤痕,堪称古代良种选育和嫁接技术的“活标本”。
古香榧人工嫁接
会稽山区发展农、林、牧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形成以古香榧群为主的复合种养模式,构成了独特的水土保持和高效产出的陡坡山地利用系统。
林下养殖
会稽山古香榧群是榧农的生计来源,香榧被称作“五种树”——摇钱树、子孙树、养生树、积德树和生态树。由于香榧树寿命长、果实隔年成熟,被称为“长寿果”“三代果”。
![](/Uploads/Media/2018/11/19/m5bf21b92a1aec.jpg)
香榧加工
香榧果
![](/Uploads/Media/2018/11/19/m5bf21bc76aaac.jpg)
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