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观念新思维来领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中央党校文史部 范玉刚

          一、文化地位的凸显与文化观念的变迁
         建国以来文化的地位笼统地讲大体经历这样一种变化:从一主(政治)二仆(经济、文化)到一仆(文化)二主(经济政治)再到三足鼎立(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当前“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建设。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文化地位的提升和日益凸显,其实,这种变化正是契合了世界发展趋势: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就是这种交融的产物),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潮流,很多问题、事件是通过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就国内发展现状而言,与此变化相应,文化由计划经济下的福利供给型,转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部分由国家来担当的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大部分主要靠市场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伴随文化地位的变化(凸显),文化的观念发生了变迁,文化格局发生了改写,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商业娱乐文化)开始风起云涌,迅即崛起为消费社会中主导性的文化形态,所谓文化产业主要以这种文化类型为主体(文化要分类、市场要分型,二人转)。文化的经济维度、产业维度,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种融入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产业化的文化力量日益受到各发达国家的倚重。很多国家都提出“文化立国”的口号和发展战略。
          基于对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判断和文化自觉,文化发展被提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六大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总体战略中。十七大则把发展文化产业与提升国家“软实力”关联起来,提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系列战略新举措。这种战略高度上的认知和布局,应对的是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战略格局重组,各种力量博弈的一条中轴线这样一种理念,应对的是对文化的理解越来越置于产业视野下这样一种现实境遇。未来世界的竞争斗争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文化经济的发展是21世纪最核心话题之一。文化领域的扩张和反扩张、渗透和反渗透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里面的一个重要节点和意味是在文化面向市场的语境下重新理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可机械地把二者对立起来。以前,我们强调思想解放转变观念,是为了把文化从意识形态的宣传中解放出来,特别是在理论上分成事业和产业,试图把产业从事业中区分开来,放到市场上专门经营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但在现实中不可偏执,硬性区分出哪是事业哪是产业?而是在一种动态把握中领会其意味,甚至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中重新回归对文化事业的理性理解,也就是说对文化事业的理解要有产业或者市场视角。我们的目标是事业、产业并举,两手都要抓,事业繁荣、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也是这个方向,可能过程更漫长。
         二、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生成特点
         1、何谓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内容产业等既有区别又相互交织,在一种宽口径范围内它们具有所指的一致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2004年4月,国家统计局在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时,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创意产业”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个人创意”和“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它通常被视作文化产业的较高发展阶段。文化产业通俗地讲就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和产业化运作,将文化资源转换为商品与服务,赚取文化利润的产业。相对而言,创意产业专指通过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的那一部分,它有时又越出文化领域而渗透到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中。如果说文化产业是奶油蛋糕,那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蛋糕顶端的奶油。比如电影院、书店、画廊、印刷厂、大剧院、电视台、互联网等都属文化产业,他们经营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但不能算文化创意产业,唯有构成知识产权的,如电影制片、出版、作画、文化演出、电视节目制作、动漫制作、互动游戏软件制作等等,能形成知识产权的那部分,才能称为文化创意产业。譬如,全世界有数不清的电影院,每年票房近千亿美元,都算是文化产业的收入,但全球85%的片源来自美国的好莱坞,他们才算是文化创意产业,依靠版权赚取巨额利润。美国人通过版权不仅拿走大部分利润,还通过大片传播了美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建构了美国的文化霸权。
         2、文化创意产业的构成及其特性:文化创意产业内核是创造力、文化底蕴知识产权,是一种高风险、高附加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产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它包括创意技术(包括传统工艺)产品和市场四个要素。其中,创意是核心,它通过创造观念,主导价值链的分配和决策;技术是手段,支持文化创意的传播、发展和价值的传递,并不断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产品是载体,是文化意义和价值的承载者;市场是平台,是价值交换、实现附加值的场所,也是文化创意产业是否成功的试金石。在整个系统中,文化是灵魂,它作为附加值蕴含于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中。就特性而言,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交融性(如科技、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 关联性(如制造业、旅游业)、依赖性(如教育)、竞争性(电信业),特别强调的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较强的渗透性和辐射力,为发展新兴产业及其关联产业提供原动力,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和文化相交融的新兴领域和门类,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必须在新经济格局中对它有一个认知。在金融危机语境下,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词:文化产业的逆势上扬就与它的这种特性相关联。
          从总体上看,近年来文化产业保持增长态势,各地增速基本上均高于GDP的增速,已经或趋于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达的省市,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如北京市、广东省,尤其是北京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仅次于金融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0.6%(2009年占到12.6%);某些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强劲,占GDP的比重将近6%,如上海市、云南省,正逐渐成为支柱产业;而有些省份虽然占GDP的比重不是很大,像山东、江苏两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绝对值大,已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北京、上海、浙江、广东、云南、重庆、四川、河南、山西等诸多省、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随着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可以预见,文化创意产业在近一两年内有一个强势发展、强势推进,这首先得益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政府强势力量的支持与鼓励;其次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产权的明晰化所释放的产能和效益,这些积极措施必然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在规模上和质量上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但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势必带来两极分化,有些省市、有些门类势必强势增长,成长为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有些省市或门类可能会远远被甩在后面,沦落为被兼并、重组或整合的对象,甚至被市场淘汰出局。需要强调的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单是文化部门的事,需要动员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既需要上下之间的互动,也需要政府、民间的联动,需要在全社会营造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环境。
         三、在“三农”框架下、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理解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我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的“一号文件”都对农村基础设施作了战略性的政策倾斜。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提出实施出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的新办法新措施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增加对农民的补贴,要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新型文化形态的消费如数字电影、电视、网络信息文化等。这些政策背景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也要提到“三农”的大视野和新农村建设的大格局中来理解。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也要提到这样的认识高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给村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热闹、欢乐,还有实实在在的收入。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拉长农业产业链、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可行之路。发展创意农业,提到创意的高度才进入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我国农村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民俗风情、传统资源和大量劳动力,恰好构成开发创意农业的良好条件。比如,2007年10月,北京创意农业精品农交会上,来自门头沟的一对麻核桃顶级精品“狮子头”,标价1.8万元,这些以前长在山上的野核桃加入当地文化和创意元素后,身价倍增。用麦秸做成的梅兰竹菊图、用各种豆子做成的长城游览图,还有用蝴蝶翅膀粘成的古代四大美女肖像等,这些原本并不值钱的原材料经过京郊农民的创意加工,都成了热销的“宝贝”。正是文化创意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相对于目前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模式,创意的渗透能够构筑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开辟全新的空间。创意的融入使创意农业作为创意经济的组成部分,已非传统农业同日而语就创意农业而言,以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园区为核心,可以形成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产业群,它既是经济又是文化。这就是新文化经济的体现,通过创意农业可以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让人们充分享受农业创新的成果。其中核心产业指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文化创意活动;支持产业是直接支持创意农产品的研发生长、产品的加工,以及推介和促销这些产品的企业群,如科研机构、种源公司、现代农业设施、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如会展、动漫、表演等)的策划企业、加工厂,以及金融、媒体、广告等企业;配套产业则是为创意农业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酒吧、娱乐、培训等等;衍生产业是以特色农产品和文化创意成果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业群,如玩具、文具、服装、服饰、箱包、食品、纪念品等等生产企业。可见,在创意农业体系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效嫁接,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时尚创意产品的载体,发挥引导新型消费潮流的功能,新业态开辟新市场,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十分显著。
         即使暂时难以形成产业链,就单一环节而言,以创意思维整合各类社会文化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还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利用生物科技手段改变农产品形状、色彩和口味等物理功能的同时,融入文化元素,增加农产品的文化艺术含量,把农产品变为艺术品,通过设计种植出“来自泥土的原生态作品”而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如上海奉贤创意农业园生产的一篮五颜六色的小南瓜、茄子和西葫芦,色彩斑斓,形状可爱,命名为“缤纷年华”,使原来非常普通的瓜果、蔬菜一下子“身价百倍”,每篮子价值300多元。此外,通过艺术点化,也可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废弃物,诸如麦秸、玉米壳、蛋壳等变为工艺品,化腐朽为神奇。更具创意的想法是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设计出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创意农产品、农耕文化博览馆和各种相关文化活动,创造财富。如大连某地为了提升玉米种植的附加值,在种玉米前便设计好迷宫图案,按图种植,当玉米长高后便成为国内首创最大的玉米迷宫。结合“农家乐”旅游,它不仅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旅游者,也大大提升了农业种植的价值。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农业品种、农耕活动丰富多彩,可以编撰、演绎各种故事。发展创意农业要以故事来活化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本。此外,还可以结合节庆活动、纪念活动、生产活动等,“秀”出古往今来的农耕文化(内容),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和文化价值认同,从而实现增值。这些都应该是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项目。
         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思路、趋势与误区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既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也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很大一部分尚待开发的资源在乡村民间。不说丰厚底蕴的中原文化、湘楚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以及近年来火爆的东北文化,单就西部而言,各地的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如陕西的泥塑、剪纸、刺绣、书画、社火等民间艺术,四川的饮食文化,青海的花儿文化,甘肃的敦煌文化,广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以及云贵的民俗文化、古老村寨等都在乡村有着深厚的积淀。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使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文化旅游、文化服务、传统手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等,带动农民就业,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甚至是不离土的情况下,增加收入,提高素质。
         当前,农村做得比较好的是手工艺产业(编织、剪纸、彩绘、雕刻、奇石、盆景、银饰、三皮画、少数民族服饰、土布工艺等),已经有不少专业村、专业镇、甚至专业县出现。如河南三门峡陕县温塘村师洪源的蛋雕作品,一件卖到50美元;大营村妇女刘灵巧剪纸《洛神赋》卖出1.3万元的好价钱,她带动全村30多名妇女从事剪纸产业,年创效益20多万元;三门峡黄河民间艺术研究所策划发动农民创作的剪纸作品,被美国客商一次订购6万件。像河北蔚县全县有96个剪纸专业村,2.1万从业人员,有各类剪纸专业公司30多个,年产剪纸300万套,年收入3000万元。《巨龙图》剪纸还被人民大会堂收藏。再如曾是全国贫困县的临朐县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脱贫。全县已形成书画、装裱、工艺装潢、奇石加工、旅游产品开发等10个大系列40多个门类,各类文化专业户,联合体发展到3万户,从业人员近6万人。临朐的奇石、年画、工艺品、书画作品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广东、山东、江苏、广西、河南、陕西、浙江、福建、湖南、四川等都已成为手工艺产业的集聚区。此外,乡村休闲游(采摘、农家乐)花卉园艺业、生态农业观光也发育得较好。这方面的成功典型很多,北京周边就有好几家。一些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乡村演出活动,近年来也发展的颇有声色。如“东北二人转”、广西阳朔的“印象•刘三姐”的实景演出、浙江横店的影视产业、湖北襄樊的“乡村夜话”演出活动、西藏拉孜的“堆谐”、山西河曲县的“二人台”家庭剧团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唱戏,每年演出5000多场次,人均收入3000多元,成为当地农民的一项致富产业。“越剧之乡"嵊州市的群艺越剧团,全年演出650场,有时一天演四五场。
         尽管农村文化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相对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大多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初级的状态,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具体来说,一是总量偏小、档次不高、亮点不多、市场主体发育不足、消费不旺。甚至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市场都不健全,更重要的是人们需要解放思想观念。二是全国各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如果不能抓住当前的机遇,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三是市场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如何把作坊式生产规模化?拉长产业链条?应把提高附加值作为扶持的重点。四是文化基础设施差、底子薄。政府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健全和完善全国文化市场的大视野中来理解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五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人才瓶颈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如原材料的供应链和加工环节,而高附加值的创意、研发和品牌营销即“微笑曲线"的两端多在城市的文化企业或公司。一句话,农村发展文化产业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的缺乏和人才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现在中央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对农村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观和职能部门,要因势利导,把握机遇。总体上看,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布局大体一致,但又不完全尽然,呈现出梯次发展和单兵突进的格局。所谓一致是指像此京、上海、广东这样的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省市,农村的文化产业相对来讲起步较早,科技含量较高,有一定的创意意识,附加值较高,有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这与区域的经济发达状况相关,既是城市文化产业溢出效应、带动作用的显现,也在一定意义上承接了城市文化产业的不同分工,相对而言发展得比较成熟。所谓“不尽然”是指“文化西部”和“经济西部”不是一个概念,并不完全对等,西部是文化资源积累丰厚的地区,可以说是文化资源富区,只要政策到位,资金到位,有创意,观念和思维开阔,加之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以及各方社会力量的支持,完全可以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把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化配置转化为产业优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发展思路和趋势:首先,因地制宜,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在摸清家底和了解当地文化积累和底蕴的前提下,重点扶持和打造优势文化产业项目,发挥其带动作用,可考虑一县(村、镇)一品的模式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培育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最关键的是要找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突破口,以及准确的市场定位,走符合当地特色文化和环保理念的文化产业之路。处在这个发展阶段的文化产业重在整合资源(通过政府的扶持和牵线搭桥推动资源和资本的有效对接),打造文化品牌,其发展趋势是做特、做精。以特色带动文化旅游产品、民间工艺品销售的发展。像被称作“天下苗族第一县”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台江县,由于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美丽的自然环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景区之一。并无工业和经济优势,而是通过对古村寨保护留住原生态,发展古老的银饰和刺绣业以及弘扬民族歌舞、节庆活动,在“特色”上做文章带动旅游业发展,使农民步入小康社会。再如陕西安塞县,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将积淀了上千年文化传统的安塞腰鼓、安塞剪纸、安塞歌舞等民俗文化打造品牌推向市场,使文化资源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腰鼓等技艺成为农民手中实实在在的钞票,现在有名气的腰鼓队,每个有名气的腰鼓手的“日工资”达200元。这种朝阳前景还吸引了民间资本的注入,使得安塞的农村文化产业步入良性循环。
         其次,对于文化产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可以借助创意产业的高度融合性,在政府和学界、产业界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在政策鼓励引导下推动产业升级,加大产品的科技含量、文化创意含量,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其发展趋势是重在提高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使其走出区域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品牌,下一步要以集团化、集聚化和规模化为发展方向,在政府扶持下成立一些大型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像北京、上海的一些富有高科技和文化含量的创意农产品开发已产生国际影响。上海廊下镇的锦江中华村农家乐是国内第一个由品牌集团经营的农家乐,是上海第一个整体规划的农家乐,2006年1 2月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被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评为上海农家乐的最高星级“三星级”农家乐。福建惠安作为石雕艺术之乡,石雕产品年产值过百亿元,从业人员10余万人,形成了园林石雕、建筑构件、碎石、器具、工艺品五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的大产业(形成产业链标志着产业的成熟),同时,带动了石材、机械制造、交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就业);福建德化县是全国艺术瓷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8万多人从事生产,年产值60亿元;山东临沂柳编工艺年产值50多亿元,带动15万人就业。地处豫西南的小县宝丰,竟有近千家魔术、歌舞、武术等民间演出团体,小杂耍带出了大产业。宝丰的主要乡镇基本是村村有剧团、户户有演员,出现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全县年创收近10亿元,3万多农民因此脱贫致富。宝丰的文化产业还带动了服装、道具、大篷、运输、广告等相关10多个产业的发展。除满足当地近千家演出团体的需求外,还吸引了山东、山西、安徽、河北等十几个省区市的用户前来选购,实际上已成为全国民间表演团体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的大型供应基地。如今宝丰县已经挂牌成立文化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全国最早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县。
         下面介绍一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亮点和示范性的发展模式(当然不只这些,有的可能比提到的做得还好还有特色)。
          阳朔模式一一文化项目带动型,以文化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做强作大文化项目,使文化项目与乡村建设融为一体,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此模式以著名的《印象•刘三姐》演出为核心,以阳朔西街娱乐休闲文化为辅助,以民族民间手工艺品为补充的文化产业格局;形成以旅游促文化、文化兴旅游、文化旅游助产业的发展态势,走一条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文化与产业互动的良性循环之路。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当地农民从中受益:据初步统计,当地农民通过演出、开办餐饮、出租房屋等,每年直接或间接从演出中获得的收益约为600多万元。旅游文化产业公司每年支付给农民的演出费加班费等有200多万元。据介绍,整个项目演职员共750多人,其中农民演员400多人,因角色不同这些农民月收入600至1 000元不等。除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外,农民们在演出过程中,还找到新的事业目标和人生追求,有了新的发展平台和精神境界,这种良好的感觉和心态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现在大部分青壮年白天干农活,晚上去演出,收入增多,生活充实。让农民自己演自己,把日常生活变成了艺术,实现了自我价值升华,也展示了个性美和自信心。
         与之相似更具特色和成绩巨大的则是横店模式。横店——这个浙中曾经偏僻的小镇,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一跃成为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被称为“中国的好莱坞”。“横漂”。横店现在四处散落分布着一个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江南水乡、屏岩洞府、大智禅寺等。横店这个曾经闭塞的山区小镇,“一年到头,天天有戏”,横店的农民更是见多见惯了影视明星,习以为常。在横店农民共有的横店集团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的同时,一些农民个人也搞起了“影视文化产业”。有五六个村的农民常年作为“群众演员”参与影视剧的拍摄。在临近“广州街”的岩前村,全村900多口人,上至80岁老者,下至1岁多的婴儿,几乎每个人都上过镜头。这些群众演员每天工资少则50元,多则数百元。随着越来越多的剧组进驻横店,新戏一部接着一部地开拍,许多农民甚至不得不提前安排“档期”,以适应不同剧组的需要。去横店影视城的各个拍摄基地做一回群众演员,已成为横店百姓的一种“文化生活”。据说,在横店拍摄的各个剧组也非常乐意聘用横店的群众演员,因为横店的群众演员悟性好、入戏快,表演也专业,横店是中国最好的群众演员基地。2004年4月2日,中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试验区——浙江横店影视产业试验区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从“城”到“试验区”,横店的影视文化产业已经不再是横店人的产业,它将担负起中国影视业发展的重任,铸造影视产业的“孵化器”。截至2006年底,接待国内外剧组376个,全年接待游客395万人次。
         农民画模式:比较知名的就是深圳大芬村,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一些农民画也开始走向产业化,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如桂林蜚声海内外的沈运香首创的“三皮画”,她在树皮、猪皮和牛皮上绘制的重彩“三皮画”别具一格,被称为“中国民间油画”。她组织村民们创办的“三皮画社”目前品种达20多个,销往国内各地及港、澳、台,远销日本、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形成一个新兴文化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年销量达6000多幅,产值30多万元。她所在的临桂县专门从事绘画的农民就有一千二百户,四千五百多人,年销售收入达六千多万元。其中,五通镇就有五百多户绘画专业户,两千多人从事与绘画有关的产业,年销售收入三千多万元,渐成五通绘画产业,并于2002年被授予“广西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的称号。此外,陕西户县的农民画、吉林东丰10县的农民画、天津杨柳青的年画、上海金山的农民画等逐渐走出地域甚至走到了国际市场,开始赚取外汇。
          靖西模式——民族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型。依托当地文化遗产,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文化活动,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此模式:一是建立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展示壮族文化瑰宝。二是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培育广西村级文化产业基地。三是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实施民族文化旅游联创工程,推出名作、名人——绣球王,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文化品牌,如在2006年北京的“广西文化舟”中大力推广宣传新的文化名片,打造民族文化新品牌。这种模式既延续传承了文化记忆,推动民族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互动发展;还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绣球、壮锦)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圣模式——休闲文化旅游型。成都三圣乡通过开发乡土文化大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几年前,当地政府依托三圣乡的花卉资源先后投入80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变三圣乡单一的花卉生产为吸引市民赏花休闲的文化活动场所,以此撬动和吸引民间资金投入1.21亿元。为使其做大作强,当地政府采取“政府牵头、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的方式,先后举办了“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中国成都首届梅花节”、“2006荷塘月色•彩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120余场二欠,建立音乐会所、赏花廊、画家村,吸引知名画家艺术创作、展示、教学、销售,为三圣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文化因子,使之迈出了文化产业的坚实步伐。目前,三圣乡已成为集休闲、旅游、花卉生产为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人前来休闲度假。截至2005年共接待游客531万人次,经济收入1.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的4426元增长到2004年的5311元。在2006年荣获了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谨防陷入一些误区和乱象,所谓“误区”是指对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追逐金钱至上的短期效应,这不仅带来文化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还严重扰乱文化市场秩序;所谓“乱象”是指一些地方出现过分追逐娱乐的“庸俗化、低俗化乱象”,个别地方还出现把文化垃圾当“卖点”的低俗化乱象(争抢名人的出生地,甚至把潘金莲、西门庆都掘出来招摇撞骗),警惕文化赝品流行、盗版横行、黄赌毒泛滥,加强监管和文化打假。
         其次,发展文化产业要有文化见识(毁灭古老破旧的历史遗迹、建造新奇靓丽的假景观来吸引游客)。如有些古老村寨,为了“好看”竟然涂上五颜六色的漆(遍布山野一片刺目的艳丽五彩。木楼的墙板涂成雪白,再勾上湖蓝色的花边,吊脚楼长长短短的木柱一律刷上翠绿色,看上去像堆在天地之间一大堆粗鄙的、恶俗的荒唐可笑的大礼盒)很多文化遗产就这样消失了。这种毁坏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出于无知,无知使一座古老村寨被报废了。如果没有文化见识,打着发展文化产业的旗号必然使文化遗产置身危机中。
         愿农村文化产业在艺术节中有一席之地!预祝中国农民艺术节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