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土布织造
【图片】
        在南宋时期,棉花的栽培技术由江南地区传入黄河流域,位居黄河中游的晋南地区的土布织造工艺由此发展起来,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今天在黄河流域中东部的晋南地区,这一传统技艺仍有部分留存,特别是永和县,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 “土布织造”传统工艺得到延续和较为完好的保存。
        现存的“土布织造”的基本工艺有弹花、搓花卷和纺棉等,主要工艺有纬线制作、经线制作和上机织布等,涉及工具大小58件。其中,缠拐子、浸线子、蹾线子、晒线子、拉线子、解线子、卷线子等程序具有比较大的操作难度,既需要织工具有娴熟的技术,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丰富的经验。所以,一直以来,晋南土布织造工艺都是农村妇女通过身传口授,而得以艰难传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始,土布生产逐渐淡出基本生产领域,仅有少数村民还能掌握土布织造的传统技艺。现在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消费观趋于多元化,土布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健康、时尚的代名词,这也为土布织造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图片】
【制作工艺】
(一)基本工具
        纺车、拉车、倒车、拐子、缠穗子捧、拉拖子、线筒、蹾杆、晒线架、棕刷、古铜钱、拶棍、赊、梭、织布机、铁棍、高梁杆、拶布杈。
(二)纺纱织布流程
(三)主要操作过程
1、轧花:棉花脱籽过程(脱籽机产生之前,用手撕棉取籽)
2、弹花:用弹花槌击打弹花弓弦,产生高频振动,使花纤蓬松。一般由民间专业艺人完成此项工作。
3、搓花卷:用高粱箭将弹好的棉花搓成空心棉卷以便纺棉抽线,成品称棉花卷。技术要求:棉花卷不宜过松过紧,过松则线难纺细,过紧则线难抽出。
4、纺棉线:把弹好的棉花用纺车纺成纱线,成品称圪塔儿,形状为圆锥形,陀螺状。这道工序技术要求较高,左手捏棉卷的位置、力度以及右手摇车的速度要相互协调,做到这一点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5、缠拐子:把圪塔儿上的纱线缠在“工”字形的木拐上,缠成纱线捆。
6、浸线子:把缠成纱线捆的线在沸腾的小米汤中蒸煮数分钟,目的是让纱线有韧性,不易拉断,便于以后工序的操作。米汤的浓度应适中,过稀不抗拉,过稠容易折。
7、染线子:有时为了织出不同花格的土布,需要将棉线进行染色。一般使用红、黄、兰、黑单纯的工业染料色和当地植物如槐米等。
8、蹾线子:把浸好的纱线捆挂在蹾线架上,用蹾杆用力快速拉展纱线,并抖掉夹杂在线捆里的米粒等残余物。
9、晒线子:把蹾展顺的纱线捆晒干。
10、拉线子:把晾晒干的纱线捆在拉车上,缠绕成叫“筒儿”的形似橄榄的线团。
11、解线子:把“筒儿”上的纱线转化排列成织布机上的“经线”(当地为“解线”),这项工艺复杂,需在宽敞的庭院进行。所用人员需七至十人,一般由农妇结组互助才可完成。
12、穿赊眼:即穿杼眼。这道工序和解线子同时进行,它的目的是根据布匹的宽窄,把所有的线头穿入赊缝,便于理顺“径线”总数。如果织花格布,需要排列色线的顺序。这道工序一般有技术熟练的老年人操作。
13、收线子:把解好的纱线收拢起来。当地妇女为了下道工序中“径线捆”不散乱,纱线可收拢成“水索绳”和“喜鹊窝”两种形状。水索绳:相似于面袋封口线的走法。喜鹊窝:看似复杂,相似于鸟巢形状,抽线由里向外的线团。
14、引线子:把收拢的纱线通过赊,用棕刷理顺径线,达到不粘连,不重叠,把经线缠绕在织布机上的卷线轱车(布上子)上。
15、拶(zan)线子:通过拶布钗形成上下交叉双层径线层(当地称“拶线”),插入上、下拶棍,便于织布时穿梭引线。
16、缠穗子:穗子是梭中用的纬线,当地称“玉线”。拿一片约3厘米菱形带孔骨片,套在长约40厘米的高粱穗秆中部,棉线从骨片开始缠起,同时一左一右交替旋转,缠成腰经约7厘米,长约30厘米的橄榄状线团,称穗子。缠好穗子经过浸水,可就湿上梭(当地称梭为“挫子”),特殊的一点就是,梭中引线是从穗子中心抽出。这种方法体现出了当地老百姓的智慧。
17、上布机:把“卷线轱辘”和织布机上的其它构件组装搭配完毕,就试机织布。当地织布机属立式,长约1.5米,宽约1.3米,高2米左右,有机架、线轱辘、布轱辘、机杼等50余个部件构成。
18、织布:妇女上机织布。双脚负责经线分层,双手掌管纬线的穿行和拉杼。
        当地上机织布一般在腊月到阴历二月农闲时间进行,其它工序从棉花采摘后,每家根据自家的人口多少准备纱线。一个织布好手每年可织出成品土布15个(每“个”布长约3丈,合10米),约150米,织出的土布不少家庭除自用外,还可出售,上交官府或交换粮米等。
        织出的成品土布花色繁多,主要的有各种颜色搭配的方格布、条纹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