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活动内容>中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雕刻技艺>四川内江资中叶脉画
四川内江资中叶脉画
【简介】
         叶脉画的历史悠久,东汉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叶画形式--贝叶经、贝叶佛像画。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僧人智药三藏大师从天竺国(印度)带回菩提树,种植于广州王国寺(现光孝寺)。其叶似柔桑而大圆,“寺僧采之、浣濯去滓、除去叶肉、留有叶脉、用以画佛、持赠宾客”。这就是传统的菩提叶画。
        资中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内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资中老画家孙文光先生,追根溯源,在反复摸索中研究出叶脉的制作方法,采摘野生阔叶,经过药水腐蚀,干草干燥、漂洗等特殊工艺处理,制成叶脉,用传统绘画技法,手工勾线起稿、上色、描金,历经三十多道工序,绘制完成。叶脉画的构图受材质的限制。最初用黄桷树叶子时,因为瘦长,只能画一人,后来叶子更团,更阔,就可以画更多人物了,拓展了画的内容。叶脉画的特点是:薄如蝉翅、叶脉清晰、线条流畅、作画细微、色彩古朴、久不变色。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