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草编
徐行黄草色泽淡雅,质地光滑坚韧,并能染色,用它编出的工艺品纹理清晰,细密匀称,松紧有度,平整光洁。并根据编制手的熟练灵巧及专门设计人员事先设计编成花纹图案。制作工具主要有模型,俗称蒲鞋仁,推耙、剪刀、刮刀、水盆等,此外还要准备麻绳、棉布、硫磺、烘盆等。产品门类多样,式样新颖,色彩丰富,工艺精致,具有民族特色。仅提包的形状就有方、长方、六角、圆形、腰圆、蚌壳型等多种式样;结构分为网眼、镂空、密编,也有将三者交替编织成一件的;花色有本色、单色、间色、多色、嵌花、镶边;图案有文字(如“喜”、“寿”、“北京”、“上海”)、彩条、山水、花卉、青竹、瑞兽、熊猫、牡丹、蝴蝶、和平鸽、龙纹、龙凤、嵌花和英文字母等各式图案。作品常见的有草蓝、草包、拖鞋、果盘、盆托、盆垫、杯套、茶盘、书包、草帽、玩具等20个大类上千个品种。
徐行村紧紧抓住黄草编织这一民间艺术,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成立了上海徐行草编合作社,组织本村农户参与合作经营,从提供土地种植到产品订单、编织加工、收购销售等方面提供统一的指导服务,先后带动本村农户350户及邻村农户500多户参与合作经营,有效的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同时将草编这一民间艺术融入地方文化,产品从原来的以日用品为主发展延伸到以观赏艺术品为主,提高了草编织品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合作社年生产草编织品15万件,年产值380万元,外销年产值50万美元,参与合作农户年收入达到近万元。




计阿金,1901年出生,熟练黄草的编织技巧,是当地的黄草编织能手。
计阿金女儿计月英,(1921年出生),从小就跟母亲学艺,到七八岁时已能编织出几十种花式的黄草织品,成为当地的黄草编织能手。
计月英儿子计学成(1942年出生,原徐行工艺品厂设计师),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熟悉黄草的编织技巧,并能自行设计编织图案,他设计的“孔夫子周游列国”草编织品获“上海市工艺美术展览会创新奖”,草编织品“菊花包”获“民间工艺优秀作品奖”。
女儿计常红,1968年出生,学艺于父亲计学成,熟悉黄草的编织技巧。
计阿金女儿计月英,(1921年出生),从小就跟母亲学艺,到七八岁时已能编织出几十种花式的黄草织品,成为当地的黄草编织能手。
计月英儿子计学成(1942年出生,原徐行工艺品厂设计师),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熟悉黄草的编织技巧,并能自行设计编织图案,他设计的“孔夫子周游列国”草编织品获“上海市工艺美术展览会创新奖”,草编织品“菊花包”获“民间工艺优秀作品奖”。
女儿计常红,1968年出生,学艺于父亲计学成,熟悉黄草的编织技巧。